发布时间:2025-10-17 11:27:49    次浏览
针对美国反导系统的各种批评就一直没有平息,而美国知名媒体《洛杉矶时报》近日又再次掀起新一轮的批评热潮。其报道称,过去十年,美国在反导系统上投下的一百亿美元的赌注是“彻底的失败”。他们还列举了四个失败的反导项目作为佐证,其中包括耗资22亿美元的海基波段雷达、耗资53亿美元的空中激光武器、以及动能拦截导弹和多弹头杀伤武器等等。《洛杉矶时报》称,这种昂贵的失误是在9·11恐怖袭击之后的担忧气氛中产生的——由于美国前总统布什下令要在2年之内建立导弹防御系统,因此,为了赶在截至日期之前完成任务,未经严格的成本和可行性分析,美国军方就匆忙对各种概念武器开发……近些年来,美国对其反导系统的推销不遗余力。美军在波兰和捷克部署陆基中段拦截系统(GMD)的计划还没有完成,但是在东亚地区,美国又希望在韩国部署末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有报道称,于近日抵达韩国的美国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有可能在韩美防长会谈中,商讨美国在韩国部署末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的事宜。但是在美国媒体《洛杉矶时报》看来,反导系统并没有美军想象中的那么”强大“,在对数千页专家报告、国会听证、各种文件以及对数十名国防及航天技术领域专家采访的基础上,其中一些项目甚至已经被证明不可行。曾经军方称能力无可比拟2007年,美国导弹防御署主管在向国会参议院一个小组委员会描述导弹防御新技术时说,美军拥有的海基X-波段雷达代表着无可比拟的能力,“是世界上同类雷达中功率最大的型号,足以从美国的这一边,跟踪另一边旧金山上空的一个棒球。”但是在《洛杉矶时报》看来,海基X-波段雷达在失败的反导项目中排在第一位——这个投资22亿美元的移动雷达系统简直就是浪费纳税人的钱,因为其存在视野狭窄、分辨真假目标能力差等问题,因此大部分时间都只能留在珍珠港海军基地里。此外,对美国军事预算来说也是一个大黑洞。研究这个项目的军事专家说,浪费在移动雷达系统上那些资金本来可以用于建造更为强大、能跟踪远程导弹的陆基雷达。现在造价高昂却一无所有造价高昂已成为这些失败反导项目的代名词。五角大楼本来希望这些反导系统能够保护美国军队、舰船和本土的安全。然而过去10年,美国导弹防御署已经为海基X-波段雷达和另外三个项目花费了将近100亿美元,这些项目如今不是废除就是被搁置。“使用了如此多的资源,却最终一无所有,”退役的美国空军上校麦克·柯尔贝特这样表示,它曾在2006年到2009年负责导弹防御署武器系统合同。 “这个组织就好像是一个技术人员在商店里,”大卫·蒙塔古作为洛克希德公司导弹系统的前负责人,他说,“他们不知道一些工作的本质,无视物理和经济逻辑的极限。”对于海基X-波段雷达,蒙塔古说:“它原本就不应该被建立。”原因恐怖氛围中匆忙上马文章说,那种昂贵失误是在2001年9·11恐怖袭击之后担忧气氛中产生的,而美国国防部中的鹰派一再警告一些国家已经接近开发出能发射到美国的远程导弹,因此布什总统2002年下令要在两年之内建立导弹防御系统。为了匆忙赶在截至日期之前完成任务,导弹防御署官员未经严格的成本和任何可行性分析,就对奇特怪诞的概念匆忙从事开发。而来自因国防项目而在经济上受益的州或者选区的国会议员,甚至在那些项目的问题暴露之后,继续要求开发。不过,随着美军军费的削减,类似导弹防御署这样有钱任性的日子可能一去不回。2014年,美国国防部助理部长阿兰·沙法尔曾坦率地表示,受预算限制影响,美国在技术研发方面正处于落后的风险中。美军反导实验屡败屡战拥有反导能力是上世纪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一部分,然而由于技术难度非常大,在试验过程中不乏失败例子。不过对美国导弹防御署而言,这个统筹美军现有的诸多反导系统的政府机构,已经有8800名雇员,每年的财政预算高达80亿美元——他们目前正在推进的反导系统包括美国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GMD),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末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以及保护海军船只的美国海军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其中,可以在弹道最高点拦截最大射程超过10000公里、最大速度达到24倍音速的洲际导弹,已开始初步部署的国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是世界上反导作战能力最强的系统。据悉,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是从陆地发射平台对敌方弹道导弹进行探测和跟踪,然后从地上或海上发射拦截器,在敌方系统曾弹道导弹尚未到达目标之前,在其飞行弹道中段,也就是太空中对其进行拦截并将其战斗部摧毁。然而由于该系统组成庞杂、技术难度极高,直到1999年10月2日,美国才首次进行真正的陆基中段反导试验。此后,美国先后进行了九次试验,只成功了四次,问题主要集中在拦截弹丢失目标、拦截弹头未及时与助推器分离等方面。此外,由于反弹道导弹研发周期长,制造成本高,即使以美国的实力目前也难以大量部署。美国现在仅在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和阿拉斯加州葛利里堡部署了数十枚陆基拦截导弹,以防范其他国家的洲际弹道导弹威胁。